密碼過期或已經不安全,請修改密碼
修改密碼壹生身份認證協議書
同意
拒絕
同意
拒絕
同意
不同意并跳過
這是從一名醫生的角度,對醫學人文的自我理解與反省。
以前我們講金眼科,銀外科,現在外科已經不行了,而眼科呢,還不錯——為什么呢,眼科可以治殘,不會治死;可外科醫生治不好就死了,一死,這矛盾就大了。這也讓我們外科醫生成為了一個高風險的職業。
我的父母都是醫生,他們回家后總討論病例,卻很少討論醫患關系。但當我們這輩當醫生了之后,回家討論的都是醫患矛盾——這個世界變化很快嘛!
當時呢,農民看病找赤腳醫生,鐵路職工去鐵路醫院,電力有電力醫院,大家都是分級就診,不會跑到協和,跑到北大醫院;當然,也沒有那么多的醫患矛盾。而現在呢,改革開放30年,我們的醫生卻越當越煩;病人都堵在大醫院,大醫院人滿為患,小醫院門可羅雀。醫患關系也非常緊張。
全國政協委員,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說:絕大多數醫生無意被奉為“白衣天使”,也不能容忍被丑化為“白狼”,所以現在的醫生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天使,我們不是天使,我們只希望每天做完手術平平安安的回家就好了。
然而,我們卻面臨著很多的不尊重。看這樣的報道:16歲少女墮胎成植物人,獲賠130萬;醫院誤診致嬰兒死亡 ,其父獲賠5萬元——這樣聳人聽聞的新聞越來越多。同時呢,一支高素質與低素質兼備,高科技與打砸搶相結合的專業化、文武雙全的醫鬧隊伍已經形成,并在全國各地開展了卓有成效的醫鬧工作。
我們過渡到這個話題:病人是親人嗎?有些老醫生已經開始教年輕大夫了,病人就是敵人,你得防著他,病人來看病的時候,拿著錄音筆,攝像機;跟你說:大夫,你看這是醫療事故嗎?你說是,他就等著你說是呢然后去打官司呢。但我認為,病人不是親人,也不是敵人,病人就是病人,你把他當做一個患病的人就可以了。
北京軍區總醫院的劉端琪教授曾說過說:直面死亡,承認醫學的極限,向社會宣告:“妙手回春,手到病除”的贊譽,醫學界承受不起。因為醫生也不是萬能的。
請您為本課程進行評價